近几年煤气发生炉技术的改进有哪些?
煤气炉原设计炉底转动方式为滑道支承运行,磨擦阻力大,不利于润滑。同时由于密封性能差、易进灰,加快磨损、缩短了大修周期。1994年之后我们公司利用大修机会先后将3 . 6m炉型的炉底滑道由滑道支承改为滚道支承,1998年又将3.6m炉型改为滚道支承,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大修周期从原来的2年延长为3年,年节约维修费用30万元。
煤气发生炉壁的改进
3 6m煤气炉采用了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扇型炉,增大了吹风强度,提高了产气量,使煤气炉发气量从13000m3/h提高为14000m3/ho同时易磨损部位增加肋筋,延长了炉壁的使用寿命。3. 3m煤气发生炉采用了均布型炉壁取代原宝塔型炉壁,增大了咬风强度和破渣能力,产气能力也从9000m3/h增加到11000m3/h,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原设计的3 . 6m煤气炉和2.8m煤气炉均为敞开式炉条机,1997年后我公司逐步采用自主研发的全封闭油浸式炉条机,大大延长了运行周期。使炉条机的检修周期从3一6个月延长至30个月年节约检修费用14万元。基本消除了炉条机故障影响生产稳定这一不利因素。
随着变频调速器的广泛应用,我公司1998年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煤气发生炉,炉条机电机转速调节。通过变频器调节炉条机电机转速不仅电能节约可观同时使得排灰的控制变得十 分方便,有利于煤膛工艺指标的控制。
煤气发生炉膛碳层高度及温度的优化控制技术
过去间歇式煤气炉生产工艺的许多操作还是靠操作工人的经验进行。对于控制调节来说有相当的滞后性,造成生产上的损失和浪费。2000年我公司
在3.6m煤气炉上应用了煤气炉综合优。
化控制技术,以微机控制为核心对以下几个关键过程进行控制。
1:自动加焦及加焦量与炭层高度的控制;
2: 自动下灰及炉盘转速和下灰量控制;
3: 时间优化控制;
4:上下吹入炉蒸汽量调节;
5:氢氮比自动调节;
6:炉温控制。
优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炉温及炭层高度的自动监测,不必人工探火。能及时调节炉膛工况、克服了人工控制的滞后性,不仅优化了工艺指标而且使单炉产气量得以提高,消耗下降。同时减少了炉壁损坏的问题。经测算运行4个月即可回收投资成本。
经过以上技术改造,我公司造气炉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单炉产气量实现13500m3/h焦炭消耗从1900kg/吨氨下降为1600kg/吨氨。正是由于这些技术改造使我公司生产的煤气发生炉也可用于现有锅炉改造等使用,且效果非常理想。